- 新型有機化合物可作為高靈敏度氧傳感器
- 來源:考納斯理工大學 發表于 2025/10/10
立陶宛考納斯理工大學(KTU)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型有機化合物,可作為高靈敏度氧傳感器。這類傳感器能精準檢測環境中即便極微量的氧氣 —— 在氧氣濃度關乎過程成敗乃至生命安全的場景中,此類信息至關重要。
該傳感器可應用于多個領域:醫療方面,可用于診斷腫瘤缺氧(腫瘤周邊幾乎無氧氣的狀態);食品工業中,能檢測包裝是否密封失效;生物技術領域,可精準監測細胞培養過程。此外,其性能可用肉眼直接觀察,且創紀錄的高靈敏度確保了檢測的快速性與可靠性。相關研究已發表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期刊上。
無有毒化合物使用
磷光是分子受激發后進入 “三重態” 這一特殊能量狀態時產生的現象。處于該狀態的分子發光持續時間比普通熒光更長,而這種長壽命發光對氧氣極為敏感:當氧分子與受激發的分子接觸時,會捕獲后者的能量,從而抑制發光。
傳統上,人們會使用銥、鉑等重金屬配合物來產生磷光。“這些金屬價格昂貴,大幅增加了最終產品的成本。此外,它們的衍生物往往具有毒性,對環境有害。因此,在生物、醫療或食品工業等安全為首要考量的領域,這類重金屬的使用存在明顯問題。” 考納斯理工大學化學技術學院(CTF)的研究員古扎烏斯卡斯解釋道。
考納斯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發現的替代方案,是以噻蒽衍生物為原料制成的傳感器。這類有機分子結構中含有兩個硫原子,且具有獨特的彎曲非平面結構。古扎烏斯卡斯博士補充道:“正是這些硫原子以及分子的特殊結構,使其能夠實現長時間發光。”
創紀錄的靈敏度
實驗數據(通過 Stern–Volmer 常數衡量)顯示,研發的化合物靈敏度創下紀錄。其中一種化合物的 Stern–Volmer 常數,在無金屬有機傳感器中躋身有史以來最高水平,這使其能可靠、快速地檢測到即便極微量的氧氣。
這種超高靈敏度為其開辟了廣泛的應用前景。“我們認為其在醫療領域潛力巨大,目前正積極尋找合作伙伴,助力評估該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探索其在細胞或組織研究中的應用。” 古扎烏斯卡斯表示。
這類化合物可用于生物醫學傳感器和生物成像工具,實現對細胞、組織或代謝過程的實時監測;也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用于測量水或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還可應用于食品和制藥行業的智能包裝,檢測產品包裝的完整性。此外,該材料還可適配安全油墨(需在特定條件下驗證真偽)及各類光電子設備。
研究人員指出,這類化合物的合成過程相對簡單:依賴成熟的化學反應,這意味著一旦反應條件優化完成,即可擴大生產規模,以實現更廣泛的應用。
該研究是 “技術與物理科學卓越中心(TiFEC)” 項目的一部分,參與者包括拉薩・凱魯基埃內博士及考納斯理工大學博士生盧卡斯・德維利斯。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成果并未開辟全新的研究領域,但為現有領域設立了新的標準。古扎烏斯卡斯堅信,該發現有望為重大科學突破奠定基礎。
(信息來源:考納斯理工大學)
-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