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國際傳感器企業家峰會在鄭舉行
- 來源:鄭州日報 發表于 2024/12/4
第二屆國際傳感器企業家峰會在鄭舉行
600位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共話發展新機遇
12月1日下午,2024傳感器大會分會場活動——第二屆國際傳感器企業家峰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傳感器領域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國內外企業代表、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技術負責人等約600位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共話傳感器產業發展新機遇。
白皮書分析發展趨勢
傳感器,被譽為“萬物互聯之眼”,是數據采集的源頭,是支撐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關鍵基礎。近年來,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不斷提升,2023年達到1929.7億美元,2021~2023年復合增長率6.3%,其中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約占傳感器市場整體的1/4,增速高于傳感器整體市場,2021~2023年復合增長率11.2%。
國內方面,中國傳感器技術水平和市場規模迅速提升,2023年達到3644.7億元,3年增長率達到13.6%;其中智能傳感器市場比重近40%,3年復合增長率17.9%,且增長率數值持續上升,中國增速連續多年高于全球,顯示蓬勃的發展動力。
未來傳感器產業發展路在何方?會上,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物聯網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韓允發布了《“十五五”傳感器產業十大趨勢》白皮書,分析未來傳感器行業發展趨勢,包括:微型化降低單個產品成本,釋放下游空間;產品集約化程度提升;拓展新的應用場景和領域;新材料技術不斷融合,不斷擴充傳感器產品種類等。
評出優秀企業優秀產品
近年來,鄭州市聚焦培育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重點培育打造電子信息“一號產業”,集聚了600多家規上電子信息企業,形成了以鄭州高新區為主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以鄭州航空港區為主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以金水區為主的網絡安全產業基地,構建了“一核多點”、多園區聯動的產業發展格局。
智能傳感器產業方面,培育了一批以漢威科技為代表的國內龍頭企業,集聚關聯及應用企業3000家,核心及關聯產業規模超300億元,打造了氣體、氣象、農業、電力電網、環境監測、軌道交通等多門類傳感器產業鏈,傳感器產量突破3500萬只。
峰會公布了“中國傳感器優秀企業及優秀產品獎”名單,鄭州煒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榜中國傳感器優秀企業名單。
共同展望行業未來
從傳感器產業角度出發,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內涵?
在圓桌論壇活動中,中國IC獨角獸聯盟副理事長張彤煒以近期爆火的國產3A大作《黑神話:悟空》為例子,說游戲主角“天命人”每個章節通過會得到“六根”之一。如果將“天命人”換為身邊的精密儀器,如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傳感器就是他們的眼、耳、鼻、舌、身,“六根”中除了代表思想的“意”,其余五種都離不開傳感器。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賽迪顧問副總裁李珂認為,在新質生產力中,傳感器是具有強大發展潛力的產業領域。
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展明浩認為,和傳感器密不可分的自動駕駛、仿生陪伴機器人等,將在未來迎來發展的“大爆發”,傳感器行業前景非常廣闊。
記者 李穎 劉地

-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