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上突破向下拓展——寧波江北區做強力傳感器產業
- 來源:經濟日報 發表于 2024/11/18
向上突破向下拓展——寧波江北區做強力傳感器產業
近年來,錨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可穿戴、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多元應用場景,浙江寧波江北區重點培育發展力傳感器產業。這是一種用于測量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傳感器細分產業。如今,江北區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質效齊升的產業集群發展之路。截至2023年,該區力傳感器特色產業集群已引進行業上下游企業104家,產值達106.02億元。
串企成鏈
上世紀90年代,國外電子衡器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機械式稱重衡器逐步被淘汰,國產電子衡器產品也迎來發展機遇。彼時,寧波柯力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柯建東萌生了在傳感器行業創業的想法,投身到中國計量現代化的大潮中。
“在傳感器層面,我們以稱重傳感器為主,同時積極開發其他類型產品,形成光電、流量、氣體、電量、光幕、電流、毫米波、壓力、3D視覺等傳感器協同發展。”柯力傳感董秘葉方之表示,如今,公司已發展成下轄39家子公司的力學傳感器龍頭企業,并獲評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傳感器產業鏈很長,從設計、制備、產業化到工程應用,有上百個產業鏈路需要打通。去年1月,柯力傳感以鏈主企業的身份牽頭成立了浙江省首個智能傳感器產業大腦,涵蓋產業生態、數字治理、智慧城市等場景,整合來自5萬多家傳感器企業、1萬多家原材料企業、86萬家下游企業的數據。自搭建以來,該平臺已累計入鏈企業上千家,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實現銷售額千萬元。
今年3月,寧波(江北)傳感谷的成立,吹響了江北搶占未來發展先機、推動力傳感器產業邁向新高峰的號角。“江北傳感器產業集聚優勢明顯,通過打造傳感谷,創新資源配置,推動傳感行業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打造具有寧波特色的傳感器行業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寧波江北區經信局副局長范晶晶說。
多點應用
除了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寧波江北區其他傳感器研發生產相關企業也在各自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科技前沿成果和產品不斷涌現,成了產業集群發展的中堅力量。
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蹣跚起步,到2000年傳感產品走出國門進入美國通用電氣市場,再到在地鐵領域大批量應用……如今,寧波中車時代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的產品已涵蓋電流、電壓、壓力、速度、溫度等七大類1200余種傳感器,應用范圍已覆蓋軌道交通牽引、變流、制動等核心系統,發展成為全球軌道交通傳感器種類較齊全的供應商。
“我們有30多年的傳感器研發制造經驗,希望再過3年到5年,成為智能汽車領域、新能源領域電量檢測傳感器的‘冠軍’。”寧波中車時代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慶明說。
長期以來,傳統水表依靠人工抄表,存在人工成本高、錯誤率高、結算周期長、檢測滯后等缺點。作為以現代電子傳感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以信息化管理需求為依托而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產品,智能水表取代了機械水表,成了水表市場上的主力軍。而這背后離不開傳感器的應用。“智能水表可以集成多種傳感器,用于感知水流、水壓等參數。”寧水集團技術副總監婁嘉駿說。
在智能安防領域以火災探測報警器等為代表的智能安防設備中也隨處可見傳感器的身影。“我們從2016年開始從海外市場轉向國內市場,并從基礎硬件提供商逐漸轉型為場景化應用解決方案商。”賽特威爾總裁助理祁旭霞告訴記者,公司一直堅持傳感器的基礎研究,煙感、氣感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
2023年寧波江北區力傳感器集群企業研發費用達到5.73億元,截至目前有效專利達336件;已建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聯合武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等建設產學研合作平臺2個,綜合提高集群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此外,在寧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助力下,該區集群企業的創新能力正逐步提升。
集聚成勢
在江北投創園區的寧波工業物聯網特色產業園內,記者看到,柯力物聯網大廈、柯力人工智能大廈、柯力數智裝備車間等建筑矗立其間。在寧波柯力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牽頭下,這里引進培育了規上企業近30家,已成為寧波傳感器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區。
從以前的低效工業用地,到容積率接近3.0的連片現代化工業樓宇,背后是江北創新模式,樹立“二次開發”新樣板,為力傳感器產業集群拓寬優質發展空間的鮮明寫照。面對工業用地緊缺的瓶頸,近年來,寧波江北區深挖土地潛能。截至目前,全區共計實施增容項目52個,可新增產業空間140萬平方米。
今年6月,柯力數智裝備車間大樓剛完成竣工驗收,入駐的許多企業便馬不停蹄地進行裝修,為早日投產做準備。而沒開始裝修的空間大多也已被預訂,工業樓宇中“一房難求”的現象在該項目負責人蔡偉鑫看來不足為奇,“這里基本都是我們引入的智能傳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他們在這里抱團成勢,發展迅猛”。
如何進一步發揮優勢,打造更高能級的傳感器產業集群?寧波和江北區的“施工圖”已漸漸清晰。去年,《寧波加快培育新賽道打造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出臺,明確要打造智能傳感重點產業集群,重點推動向江北區等地集聚發展。而在前不久出臺的《江北區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聚力打造“133”產業集群實施方案》中,江北區提出打造智能傳感等3個重點產業集群,突破智能傳感關鍵部件技術,形成融合能力扎實的智能傳感產業集群。
為有效破解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融資難、技術難、創新難等問題,江北還成立了寧波首個智能傳感產業基金,聚焦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選擇一批優勢明顯、成長性好的優秀企業加快培育成有競爭力的創新型龍頭企業,構建孵化—轉化—產業化完整鏈條,引領產業創新發展。目前,傳感谷創業投資基金已募集首期資金7000萬元,在全國篩選儲備投資項目達23個。寧波江北區科技局副局長姚正勝說:“我們圍繞江北智能傳感產業特色發展,通過落實各級產業政策、充分發揮財政杠桿效應,帶動引導項目、人才、資金集聚,大力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產業提質升級。”
展望未來,寧波江北力傳感器產業集群將瞄準培育超千億元產業目標,積極引導產業鏈圍繞特色環節逐步向上突破、向下拓展,加快推進模具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拓展力傳感器應用領域,優化布局產業發展生態,打造高能級公共服務平臺,力爭打造全球知名的力傳感器產業集群。 (經濟日報記者 郁進東)
【來源:中國經濟網】
-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謝謝!















